IFWT2021焊接国际论坛202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IFWT2021焊接国际论坛202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智慧焊接,精确加工”,论坛创新性的采用现场论坛+云论坛的形式举行。论坛现场200余名焊接学者与云论坛2万余名学者共同参加盛会。论坛邀请了 12 位国际、国内焊接专家做学术报告,云论坛直播长达7小时。
IFWT2021焊接国际论坛主办单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焊接分会、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单位及协办单位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市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伏能士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论坛开幕式由《焊接技术》杂志社副社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保强教授主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何实研究员为论坛致辞。陆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焊接国际论坛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品牌学术会议之一,论坛伴随“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一同成长,至 2002 年开创以来,已连续举办 20 届,陆续邀请了近 200余位国际、国内知名学者、行业著名专家作精彩报告,数千名焊接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焊接国际论坛已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品牌学术活动。今天虽然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部分专家不能到论坛现场报告交流,但是借助于5G技术,各位专家可以在云论坛上分享报告,这是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丽娟研究员分享了“基于MBD的焊接工艺一体化设计知识系统及徐工应用”。
论坛报告共分为六节。第一节论坛主持人是天津大学罗震教授。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机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伟民研究员报告主题为“异质材料钎焊技术创新与应用”。
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de São Paulo)的Maria Ismenia Sodero Toledo Faria教授以远程在线的形式做报告,题目为:“铬镍铁基合金焊接熔敷技术及石油工业应用”。
天津大学青年教师敖三三为论坛第二节主持人。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宋永伦教授做学术报告,题目为“焊接材料工艺属性的信息解读途径”。
法国阿尔比大学(IMT Mine Albi,France)Philippe LOURS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等离子喷涂制备钇稳定氧化锆热障涂层界面断裂韧性研究”。组委会为LOURS教授报告拍摄了云照片做为留念。
第三节主持人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培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永兵教授报告题目是“电阻点焊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分析”。
第四节主持人大连理工大学宋刚教授。本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亓钧雷教授、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连接与结构性能研究室主任康继东教授分别做报告。题目为“异种材料连接界面反应控制及应用”以及“汽车用铝钢电阻点焊工艺优化与熔核断裂模式控制”。
第五节主持人中国民航大学纪朝辉教授。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委主任郭立杰研究员精彩报告,题为:航天飞行器搅拌摩擦焊接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伏能士焊接技术国际有限公司陈贇经理图文并茂的阐述了焊接技术的不断创新,展示了基于焊丝传感的机器人焊接轮廓检测与路径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典型应用。
第六节主持人天津大学李桓教授。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Wolfgang Tillmann教授跨越时差,连线现场,讲述铝-钢接头的无钎剂连接技术(Flux-free manufacturing ofaluminum-steel-joints)。天津大学罗震教授基于大数据分析,公布了2016~2020年的全球焊接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趋势。
IFWT焊接国际论坛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研究员做论坛总结发言。
IFWT2021焊接国际论坛宣传媒体《焊接技术》杂志社、《机械设计》杂志社实时报道论坛盛况,现场及云论坛学术互动热烈。
焊接技术作为热加工领域最为常见也是重要的基础工 艺和技术,在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C919 大飞机、神舟飞船、蛟龙号万米深潜器、复兴号高速列车等一大批“国之重器”均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创新进步。我国焊接技术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 远远落后于同期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在老一辈科学家如潘际 銮院士、关桥院士、林尚扬院士、徐滨士院士等一大批专家的带领下,我国的焊接技术从最初的跟跑到并跑,如今,在有些领域已经实现了领跑,可以说我国焊接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焊接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史!IFWT焊接国际论坛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品牌学术会议之一, 论坛伴随“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一同成长,已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品牌学术活动。